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blog.yimg.com/2/EJdT1DV7s5_2atH9PqpGjn9mreaTthVEs4GmZazE6M1YuhPpJ0x.Pg--/78/l/69p8zonxvE3h7HpxphIZIw.jpg&width=250&height=373)
歐洲也有醬瓜不過與台灣口味不同,口感偏酸並且以許多辛香料製成叫做「酸瓜」。
歐洲酸瓜大家比較熟知的就是搭配〝德國香腸〞或是〝德國豬腳〞,或是超市裡的香腸夾麵包裡的那包切碎的酸瓜,此〝德國酸瓜〞與肉類搭配可解油膩。
歐洲人非常喜歡吃酸瓜,因此酸瓜罐頭販售量大、價位不高。一般人都是直接購買罐頭裝,很少自己製作。德國酸瓜好吃,搭配歐式鹹味較重的肉類非常可口,若是想配中式稀飯時德國酸國則是非常奇怪。
想吃稀飯所以還是台灣的花瓜好。像〝花瓜雞〞,還是〝花瓜肉醬〞想到就讓人唾液直冒。
花瓜製作非常簡單,可惜在這裡卻買不到小黃瓜,所以當我在超市第一次看見販售小黃瓜時,當下就買上一大袋。
唉~不過這一大袋真的是太多!總共5公斤,不是我貪心多買,而是一定一買就是一大袋。
這小黃瓜不是本地生產因此新鮮度不好,有些甚至已經開始發霉,買了這一袋小黃瓜篩選之後丟掉一半。
結果要開始製作時才發現食鹽不夠,倉庫中的醬油也沒了!
為了怕小黃瓜繼續放至週末假期結束商店開始營業,我看又要全丟了,所以只好能做多少算多少,結果又捨棄一半。因為剩餘一半鹽漬完的小黃瓜已經無法做其他料理,我試著再多放兩天等商店營業,也許是以清水洗過結果也霉了,所以全部完成大概也只剩2公斤。
有時候再國外就是這樣,不惜代價就是為了吃那一口味,合不合算就不再考慮之中。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blog.yimg.com/2/EJdT1DV7s5_2atH9PqpGjn9mreaTthVEs4GmZazE6M1YuhPpJ0x.Pg--/79/l/CiFMxhZdK5jUiTFoOo24Rg.jpg)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blog.yimg.com/2/EJdT1DV7s5_2atH9PqpGjn9mreaTthVEs4GmZazE6M1YuhPpJ0x.Pg--/77/l/wGTw0s80cGov8xOxM9D0pg.jpg)
不給材料比例還有就是每一家用的醬油鹽度不同,有很多時候依照食譜給的比例出來的結果不一定很完美,所以不用擔心製作上的困難。
如果不想吃罐頭醬瓜,就試著自己做就像你料理日常菜餚一樣不困難,你可以因材料的多寡自己增酌加減。
材料
小黃瓜.........依個人採購量隨意
金砂糖(二號砂).......依量比例
淡醬油.......依量比例
鹽.......依量比例
作法:
1.花瓜製作步驟>是先將小黃瓜洗乾淨,切去除頭尾少部分。瀝乾水份。(有些小黃瓜尾部會苦)
2.之後計算小黃瓜重量再以3%的「鹽量」均勻的抓捏,然後以重物壓住小黃瓜將瓜中的水份壓出。
3.將鹽漬的小黃瓜放置在陰涼得地方壓製約2~3天,小黃瓜會出很多的水,瓜本身會變得皺皺軟軟的,還有一些發酵後的酸味,有這酸味做出來的瓜會更有風味,比加醋製作味道更天然。
4.將壓製帶有酸味的小黃瓜,以清水沖洗乾淨,多沖洗幾道到水,洗掉多餘的鹹味。
5.然後將小黃瓜放入鍋內,加水覆蓋→再加入醬油。
◎醬油加的量可以增酌,請評估醬油色跟鹽度。不需要太黑就像我們買花瓜裡的醬色即可,然後將醬瓜+水煮開。
6.水煮開之後續加糖,糖最好是加「金砂糖」風味必較好。
◎糖的量在這裡用的很多,我的方式是一面加一面嘗鮮。
◎還是跟加醬油一樣。自己嚐糖量甜味應該下多少。
這裡不給調味比例,是因為每一家用的醬油鹽度不同,有很多時候依照食譜給的比例出來的結果不一定很完美。
這醬瓜的調味就是『醬油跟糖』很簡單不會困難,依自己的口感調味沒有太多技巧。
◎如果你家的醬油色太深,加了適量的醬油色可是煮出來鹹度不夠,則可以加適量的鹽。
◎花瓜不要煮爛!!否則會失去脆的口感。
7.加好所有調味也滿意之後,以中火大約讓醬汁與瓜滾煮10~15分鐘至黃瓜由綠轉為醬色....期間撈除浮沫,時間到即可熄火,讓花瓜泡在醬汁裡至涼。(不要加蓋悶)
8.做好的花瓜2天之後會更入味,也入色。
如果你的花瓜一次做大量想要保存你可以
如何保存醬花瓜:
將瓶子,瓶蓋洗淨,熱水煮過,晾乾。
將煮好的花瓜跟醬汁立即裝入瓶中,蓋緊瓶蓋放置陰涼地方收存即可。
做好的花瓜配上稀飯,以及我愛吃的日本紫蘇海苔真的覺得很幸福,喜歡烹飪真的是讓自己生活的品質變得好棒,也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。